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为什么运气这么好?

Media Center HND DESIGN
2024-08-31


众所周知

杭州是一座被水「偏爱」的城市

我们对它的印象总是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秋日的灵隐寺


浪潮汹涌的钱塘江

为这座城市

增添独立潮头的勇气


横屏查看

壮阔的钱塘江与钱江三桥


 水光潋滟的西湖

为这座城市

贴上美丽温柔的标签


横屏查看西湖

西湖与杭州城在晨曦中苏醒


 纵横贯通的京杭大运河

为这座城市

输送繁华与发展的契机


横屏查看

塘栖古镇广济桥,乃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门户。


事实上

杭州与水之间的故事

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新石器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就会造舟

以获取食物


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

(经碳14测定,其年代达8000年左右。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最早的独木舟相关遗迹。)


距今5000年前

杭州北郊的良渚文化先民

已经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

兴建巨型建筑

周筑城墙

面积约有2900000平方米

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遗址


城内不仅发现了

目前为止体量最大、最精美的玉琮

还有三重结构的宫城

20多万斤的碳化稻谷

以及工程量堪比埃及金字塔的水利工程


玉琮王

(高8.9厘米、直径16.5到17.6厘米,四角施刻神人兽面纹。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十二号墓,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良渚文化如烟火

在1300年后神秘消失

这片土地归于平静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坐落于良渚文化村,该建筑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


直至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推行郡县制

在吴、越故地设会稽郡

在今杭州地置钱塘县

这是杭州建置的起始

 

此时的西湖还是潟湖

其东南侧是淤泥堆积而成的沙州

钱塘江此时尚未改名

人们因其「之」字形叫它「浙江」

杭州百姓则苦于其潮水泛滥


钱塘江浪潮


随潮流涌进的海水

日复一日洗刷着杭州

不仅不利航行

还使得土地贫瘠且含盐碱

城内水泉咸苦、无法饮用


然而在今日的杭州

钱塘江观潮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盛事

西湖更是杭州的名片

是中国历史上受到赞誉最多的湖泊



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也早已解决

在其西南部

有一座面积超500km²的大型水库

镶嵌在群山之中

它就是新安江水库


它拥有超170亿立方米一级水体

且多数湖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农夫山泉也在此建有生产基地

因湖内岛屿共1078个

又名千岛湖

(岛屿是由水库蓄水后未被淹没的山峰所形成,新安江水库在最高水位时拥有1078座大于0.25平方千米的陆桥岛屿)


千岛湖


这两千余年间

杭州是如何

从贫瘠的沙洲之地

到江南富饶之地的代表

再到今日数字经济的创新先锋


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

造就了

古今中外公认的「人间天堂」?



01

 钱王定都,造就富庶之城 


「三面云山一面城」

古人寥寥数笔就将这座城

勾勒得如此形象

既有山水的风情

又有城市之繁华


然而在远古先民的眼里

却是没有这番景象

他们反而苦于

「三面云山一面海」

故防御海浪侵蚀

就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横屏查看

杭州地形图


五代十国时

杭州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唐末诸侯纷起

江浙一带

一位名叫钱镠的豪杰

建立了「吴越国」

并选定其家乡杭州作为国都

这是杭州第一次成为都城


钱镠画像,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普通行政区变成京师重地

水灾这种心腹大患

就必须根治

解决「钱塘潮」

立刻被钱镠列为日程表上的头等大事


然钱塘江每当潮水涨起

潮头极高

冲击力量甚是猛烈

两岸堤坝总是这边修好那边坍塌

出现「钱江日修一斗银」的说法


六和塔

(钱镠于钱塘江北岸建六和塔以镇潮,塔曾毁于兵火,如今所见之塔为南宋重修的。)


百姓士兵皆认为

这是因为修海塘触怒了潮神

钱镠大怒

为使臣民信服

他在钱塘江前布置了万名弓箭手


待农历八月十八日

钱塘江大潮又如约而至

滔天的巨浪几乎要掀翻吴越大地

钱镠一身戎装

与弓箭手齐射大潮

潮水便褪去了  


见此景

躲在城墙后观看的百姓

欢天喜地祝贺钱镠征服了海潮


现钱塘江大桥


原本在吴越地区

农历八月十八日是祭祀潮神的日子

但钱镠利用了涨潮的规律

在退潮前夕射箭

造成了大潮被箭雨击败的假象


他以凡人之英勇

将潮神从神坛「拉」了下来

这一举动

给后世无数吴越儿郎以勇气

于农历八月十八这一日

争先迎潮而上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于风头浪尖上「弄潮」


《月夜看潮图》,出自南宋画家李嵩


杭州的大海塘

不止有钱镠修过

早在东汉年间

县吏华信就在县衙东一里的地方

筑起第一道海塘堤岸


两千多年来

许多朝廷都修筑海塘

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海塘的位置随着江岸东移

也向东移了5.5公里


城区也不断向东扩张

「人进海退」

便是这场「攻防战」的结果


海塘位置变化示意图


钱镠不仅修筑捍海塘

还疏浚西湖

征用20万民工

扩建杭州城


在钱王的治理下

杭州城雕梁画栋

廊回路转、垂杨夹道

间以芙蓉、环以古松

俨然一座花园城市


吴越国都城,因其形似腰鼓,又被称为“腰鼓城”


于五代十国的割据朝代

钱镠采取保境安民

奉中原为正统的政策

使浙江一带的吴越国百姓

免受战乱、安居乐业

也造就杭州「富贵盛于东南」


钱镠还重视教育

后来江南钱氏一族教育兴盛

近代还出现了

钱穆、钱三强、钱伟长

钱学森、钱永健等人


钱镠本人亦深受百姓爱戴

所以北宋初年

吴越地区的一位儒生

编写《百家姓》时

将「钱」姓排在国姓「赵」之后

中国人人都知的「赵钱孙李」

竟藏着这样一份怀念的心意


位于西湖边的钱王祠


今天钱塘江两岸

再一次成为杭州的焦点

其北岸是钱江新城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为代表

现代摩天大楼建筑群

组成沿江城市天际线


南岸是曾经的G20峰会主会场

以及为准备迎接2022亚运会

新建的杭州奥体中心

向世界展示着新的杭州形象


横屏观看

杭州奥体中心


02

 市长筑堤,打造大美西湖 


不管是否到过西湖

人们都知道它的美

是早春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是酷夏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是深秋的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是寒冬的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西湖的美

是中国独一份的美

 

白居易曾在杭州出任刺史(相当于市长)

三年期满即将离去的白居易

满是对西湖的眷恋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湖心岛


然而早在秦初次于此地建置

设立钱塘县时

西湖还处于潟湖阶段

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内陆淡水湖


她与附近余杭的南下湖

绍兴的鉴湖宁波的广德湖一样

都受河流泥沙冲积的影响

正向着沼泽化发展


它们有的从湖泊变成沼泽

最后成为了陆地的一部分

有的则被开荒围垦而湮灭

最后

只独留西湖一湖碧水



据记载

自五代十国起

西湖每隔几十年便会淤塞

以宋、明两朝最为严重


宋时

水草疯长近四千多亩

明初

更是「渐成平田,水塞不通」


千余年

杭州百姓是如何阻止西湖沼泽化的?

又是如何让西湖成为中国历史第一湖的?



早期的西湖

并不是因为拥有四季的美景

或千年的人文积累

而成为杭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唐以前

杭州想要发展

首要面临的问题是水

直至北宋苏东坡任杭州通判

仍悲叹到:

「杭州故海地,水泉咸苦、民居零落」

唯有西湖水洁净甘醇


唐大历年间

当时的杭州刺史(相当于市长)

李泌首次用瓦管和竹筒

将西湖的水引入城中「六井」

供百姓生活用水


相国井

李泌当年挖的其他五口水井已经湮没,只剩这一口遗址。


五十年后

白居易来到杭州上任刺史

却发现

西湖水草数十顷

且六井供水不畅


疏浚西湖、疏通六井后

白居易为增加西湖的蓄水量

将西湖的堤岸增高数尺

又在堤岸两旁种上树

乐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白堤


 此时的西湖还被人们叫做「钱塘湖」

此外

「钱唐湖」「上湖」都是她的曾用名

直至白居易将要离开杭州

经常在诗作中称其为「西湖」

才有了北宋苏轼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与杭州极有缘分

他在34岁和52岁的时候

分别担任了杭州的通判和知州

(通判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杭州亦是苏轼的「缪斯」

他在杭州任通判时

平均每年作诗超百首

但他留给杭州的

不仅有诗词

还有西湖美景、杭州美食


西湖集贤亭


当苏轼第二次来到杭州时

发现西湖已被葑草

侵占了近一半的面积

他担心「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便上书朝廷申请物资

雇佣民工清理西湖

又利用清理出来的水草和淤泥

修筑了一道长堤


不仅便利了人们游湖

还形成了西湖十景之一

「苏堤春晓」


西湖苏堤


苏轼又在湖中立起了三座石塔

以塔连成的线为界

允许租户在界外种菱


西湖小瀛洲


这三座石塔也十分有趣

塔身球形部位中空

各开有五个小圆孔

夜晚点燃塔中的灯火

圆形光影便会印入湖面


湖面顿时有多个月影

同时在湖面生辉

后人将此景称为「三潭印月」


现在的三座石塔为明代修建,一元人民币背面的「三潭印月」为艺术化处理。


明明是民生建设

结果却总是这般浪漫

大抵这是杭州与苏轼之间

独有的化学反应吧


以致于那大名鼎鼎的东坡肉

明明是苏轼在黄州发明的

却在杭州声名鹊起

流传千年

成为杭帮菜的代表之一



 不过今天的杭州人

更爱中秋那一口

鲜肉榨菜月饼



 苏轼之后

西湖名更甚

南宋时期更是形成了

「西湖十景」的说法

后世诗人、画家不断用作品

演绎着西湖的春夏秋冬

还有夕阳和月夜


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沧海桑田

杭州城区不断扩张

西湖及其周边聚集的人文景观

依然位于城市的中心

被高楼大厦环绕


去西湖边走几步

就能遇到康熙为十景题字的碑

这样的文物

在杭州人眼里不是很稀罕

毕竟西湖也只是他们的免费公园



03

 南宋都城,成就人间天堂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起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奠定杭州城市地位的评语

便离不开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拱宸桥

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


运河通航以前

杭州的繁华

是不够资格与苏州齐名的

也比不上周边的南京、绍兴

 

自隋唐以来

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凿成

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

杭州自此成为东南交通枢纽


节选自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


至唐咸通年间

杭州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都市

「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家」

(骈意指并列;樯意指船只;肆意指商铺)


南宋定都杭州

则使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迎来了它的发展巅峰期


节选自南宋画家赵伯驹的《汉宫图》,该画作表现了南宋宫廷场景


1138年南宋皇帝赵构

受够了四处逃亡

最终选定杭州作为「行在」

升杭州为「临安府」

仍将沦陷的开封作为京都

 

「行在」即为天子所在

「临安」意为临时安顿

赵构此番做法

无非是想告知天下

他有北定中原的想法

 

作为历史的后来者

我们却很清楚赵构的虚伪

这不过是他说的漂亮话

不然他不至于为了避战

授意秦桧陷害抗金名将岳飞


节选自南宋刘松年所作《中兴四将》图,岳飞为左起第二位。

 

后来的南宋朝廷

也很快忘记了半壁江山之耻

开始日日歌舞

杭州也因此做了141年

名副其实的南宋都城

 

南宋的临安城就建在

钱镠罗城的基础上

在布局上

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

(「南宫北市」即把皇宫放在了都城的南方。之前所有的都城,皇宫都在北方,坊市在南方)


向右滑动→

对比南宋都城与唐长安城的城市布局


突然成为都城的杭州

地价房租水涨船高

城内的基础设施也激增

 

据记载

南宋时期的杭州

河流增至22条

光清湖河段

就在几十年间

增加了15座桥梁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变化示意图


运河两岸坊巷遍布、市井林立

又被分为「九厢八十坊」

城区也由沿西湖呈单一带状布局

变成随河网向城东扩张的态势


南宋临安城坊巷分布图


城市人口激增

最多时有二百五十万人左右

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

人口最多的城市

(数据来源:〔美〕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第三章《秦汉以来城市人口之变迁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人口激增使得粮食供不应求

「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石」

 

仅凭杭州的耕地

可无法养活如此多的百姓

并且杭州仓库的储蓄量

只够城内2个月的口粮


八卦田

是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劝农的籍田」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运河就成了南宋都城的生命线

源源不断的米粮

从湖北、湖南、江西出发

沿长江、入运河来到杭州城外

「岁以千万石计」

 

运粮的船到北门外就卸货

故北观湖墅一带

米行粮仓鳞次栉比


富义仓遗址


而南边的保安水门

外接钱塘江

供应都城使用的木材

均从上游的山区顺流而下

 

西门紧邻西湖

东门外则因千百年的泥沙淤积

形成了广袤肥沃的菜畦田畴

故曰:东菜西水、南柴北米


南宋都城城门布局图

内城之热闹更是不同

手工业极其发达

坊肆栉比、接屋连檐

 

江南地区本就是蚕丝的主要产地

南宋都城时期

杭州率先使用脚踏缫丝车

和大型提花机

「机杼之声,里巷相闻」


宋锦机

需多人操作的大型提花机,又称花楼机

 

此外酿酒、陶瓷、制扇

等手工业都十分发达

此外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

更让杭州书铺林立

形成中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比起唐人好酒

南宋的人们更爱风雅地饮茶

西湖边的龙井

也成为最受时人追捧的奢侈品

 

或是因战争之频繁、残忍

宋朝时佛教格外兴盛

杭州更是有「东南佛国」之称

城内外寺庙就有494所


杭州法喜寺


这时诸多僧人的事迹

被后人收录在《西湖佳话》

如:济颠和尚、僧人辩才

还有法海收白娘子于雷峰塔

故事真真假假

却成了你我童年的一部分


如今我们还可从南宋御街遗址

和运河两侧的历史街区

感受到旧时古都的繁华余韵

不枉南宋范成大提笔写下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南宋御街遗址-庆余堂


穿梭在运河边老巷子里

不禁感慨

只有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城市

才会诞生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屋瓦粉墙、街巷阡陌、河埠纵横

面街的酱园米行、临河的茶楼酒肆

才子佳人共撑油纸伞走过的小桥流水

都是八百年前繁华城市的见证者


小河直街,是杭州运河沿线的历史保护街区之一

 

运河沟通南北已成历史

如今一列列高铁

穿梭于杭州东站和南站

带来大量人才和资源

再次释放杭州的魅力和生产力


04

 山河巨变,还看今朝 


虽有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

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华美的天城

但是元明清的杭州

已多不及宋时

但其工商业的底色未变

仍留下了「五杭四昌」的百年名号


「五杭四昌」为旧时百姓

对杭城名店名产的俗称

杭扇、杭线、杭粉、杭烟、杭剪

是杭城最负盛名的五大名产

顾德昌、胡宏昌、胡日昌、冯仁昌

乃老杭州最知名的四大南货店


张小泉剪刀

是“杭剪”的惟一品牌。直至今日,仍可在杭州各大商场购买到该品牌剪刀


而太平天国治下的杭州

却遭到了有史以来

最严重的的屠杀

城市凋零破败、人迹罕见

 

左宗棠收复江南地区后

杭州逐渐恢复发展

又因毗邻开埠的上海

西洋式商埠林立 


原浙江兴业银行

乃清末民国时期的「南三行」之一,另两家是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现为中国工商银行羊坝头支行


今日的杭州

奏响发展高潮的不再是

以西湖为核心、沿运河生长的

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以及拱墅区

 

而是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

这些「新城区」
它们聚集了大量互联网企业

成为这个城市新的经济引擎


余杭区甚至以

「街道办事处都是清北硕博毕业生」

成为「最火街道办」

萧山区的「赘婿」习俗

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男性

报名争做「上门女婿」

也是全国相亲市场少有的情况


坐落于余杭区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


不过西湖依旧是那个西湖

杭州也依旧是个「弄潮儿」

只不过这浪潮名为「数字经济」

全国人才纷纷

「逃离北上广,来到西湖边」

 

毕竟在中国

也只有杭州

既有江南水乡的浓妆淡抹

又有海纳百川的大气磅礴

既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又有现代都市的时尚魅力

既有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产业

又有青山绿水的慢生活


杭州城隍阁


「在杭州点击鼠标

联通的是整个世界」

(摘自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6年G20峰会花落杭州

就如同当年南宋定都杭州

是杭州发展的重要契机

都极大地促进了杭州经济发展

和对外开放

当然这也让杭州的房价、物价

翻了一番


在2020年发布的

《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

榜单中杭州首次挤掉广州

成为全国第四

这也意味着

「北上深杭」即将替代「北上广深」


横屏观看

钱江新城夜景


2015年杭州竟然超过北京

成为中国「最堵」城市

以治理交通拥堵为契机

杭州2016年开始建设「城市大脑」


今天的杭州已经成为

第一个实施「无杆停车场」的城市

第一个救护车不必闯红灯的城市

第一个创设「数字公园卡」的城市

第一个入园入住无需排队的城市

第一个医后最多付一次的城市

……


2015-2020杭州拥堵指数变化图


放眼全中国

这是唯一一个

搭建互联网像搭建水、电一样

深入市民生活、辅助城市管理

正如杭州城市大脑总架构师王坚说:

「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世界的礼物」


如果你要想象未来生活的图景

不妨去杭州走一走

看看杭州正在做什么


杭州

正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

开辟未来

一手拿着湖光山色、千年人文

治愈疲惫的人们



出品人:胡鹏飞

编辑:符峰

摄影:张维升

制图:陈璇 李斯伊

校对:吴宝善、吴陈幸子

监制:肖鹏

部分图片源自图虫创意,均已获得授权


参考文献:

[1]张慧茹. 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2]徐勤, 宣建华.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与杭州城市的发展关系[J]. 建筑与文化, 2018, No.170(05):123-125.

[3]陈若薇, 陈川. 苟活与共生:城市边缘的文化抗争——杭州西湖文化景观[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陈天声. 杭州西湖形成年代考辨[J]. 杭州学刊, 2016, No.140(02):206-215.

[5]徐吉军. 论南宋定都杭州对当地经济文化的重大影响[J]. 杭州研究, 2007(2):29-48.

[6]徐吉军. 运河:南宋都城临安的生命线[J]. 文史知识, 2014(12):18-24.

[7]田飞, 李果. 寻城记. 杭州[M]. 商务印书馆, 2012.

[8]李路珂. 古都开封与杭州[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HND DESIG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